首页 > 欢迎光临
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:中国针灸 主办单位:中国针灸学会;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国内刊号:CN:11-2024/R 国际刊号:ISSN:0255-2930 出刊日期:月刊 期刊级别:北大核心 CA JST CSCD WJCI
《中国针灸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,中国针灸学会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。1981年创刊,月刊,现任主编刘保延首席研究员。《中国针灸》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、中文核心期刊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,被MEDLINE等多个国际知名医学索引数据库收录。坚持“提高为主,兼顾普及,丰富多彩,实事求是”的办刊宗旨。目前拥有国内外高水平专家组成的编委会成员125名和一支严谨认真的专职编辑队伍。多次举办各类针灸培训班及针灸学术交流会议,为广大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和交流平台,为针灸在国内和国际的宣传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。《中国针灸》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本学科总评分排名第一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历次评比中均获一、二等奖;多次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;连续被评为“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”“中国精品科技期刊”“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”“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”,并获“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读者欢迎TOP50”“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百强排行榜”等。 [详细介绍]
投稿须知 1.1文稿内容应具有创新性、科学性、实用性,要求论点鲜明、论据可靠、数字准确、文字精炼、标点规范,统计学处理写明所用统计方法的具体名称(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、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)和统计值(如t值、χ2值、q值等)。论著稿连同图表、参考文献在内以不超过6000字、述评以不超过7000字、短篇文稿以800~1500字为宜。 1.2纸版投稿者请工整誊清文稿或单面打印(用小4号字,1.25倍行距),附作者工作单位介绍信和论文授权书,可在本刊网页下载填写完整一起寄来。个体医生请附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的证明或执业医师证复印件。网络投稿者按系统注册要求投稿。 1.3论著及述评请附英文文题、作者单位英译名、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,并请附200字左右的中文、英文摘要以及3~5个关键词。请在文稿首页以脚注标出各级科研课题名称及编号。外文字母、符号的大小写、正斜体,是希腊文或拉丁文等都请用铅笔注明。 1.4文稿中所用名词术语以国家规定或通用者为准。简化字以国务院公布的《简化字总表》为准。中、外医学名词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为准,均使用全称,用简称时,应在首次使用处括号注明。西药名请写通用名称,在其后括号内注明商品名称。请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。 1.5文稿中各级标题依次请用1,1.1,(1),①。 1.6文稿中表格要用三线表。照片要求清晰度好、层次分明;组织图片图题包括分组名称、组织部位名称、放大倍率(在图片中标明比例尺)、染色方法,并用箭头标出阳性征象,图注说明箭头所示物的名称。电子版稿件图片要求用JPG或TIF格式,300万以上像素。 1.7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时,务必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中,并于正文内引用处以右上角标标明序号。研究类文章引用参考文献至少12篇。参考文献要采用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一次文献。引用英文参考文献者,请附该篇文章的首页及该杂志封面的复印件。参考文献各著录项请按下列格式: (1)引用期刊文献:[序号]作者姓名(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,超过3人者只写前3名,后加“等”或etal).文题[文献类型标志].期刊名(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,不加缩写点),年,卷(期)∶起页-止页. (2)引用专著文献:[序号]作者(或主编者).书名[文献类型标志].版本(第1版不必写出),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起页-止页. (3)引用论文汇编的某篇文献:[序号]析出文献作者.析出文献题名[文献类型标志]//专著作者.专著题名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析出文献页码. |
免责声明: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;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;另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告知!